首页 创业资讯 创业观察 奇思妙想 创业指南 商机荟萃 创业故事 专家点评 项目分析 创富之星 大学生创业 创业课堂 创业心得
  • 创业资讯
  • 创业观察
  • 奇思妙想
  • 创业指南
  • 商机荟萃
  • 创业故事
  • 专家点评
  • 项目分析
  • 创富之星
  • 大学生创业
  • 创业课堂
  • 创业心得
  • 你问我答
  • 创业论坛
  • 创业博客
  • 创业新闻
  • 政策法律
  • 创业项目
  • 风险投资
  • 【美丽乡村实践的三个维度(图)】 美丽乡村社会实践报告

    时间:2020-03-13 06:57:25 来源:领袖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领袖创业网手机站

    相关热词搜索:美丽乡村实践的三个维度(图) 气泡图三个维度 excel三个维度散点图

      初冬的浙江丽水古堰画乡,瓯江上泛一叶扁舟,岸上鹅卵石铺设的小道蜿蜒曲折,一幢幢高端民宿的灰色砖瓦,一幅美丽祥和的生活画卷呈现眼前。

      眼前的这幅画卷让很多人深感似曾相识。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在产业生态、自然生态、人文生态三个维度铺展,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美丽度,也增强了农民的幸福感。

      产业生态:“接二连三”背后的融合之路

      走进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,粉墙黛瓦的民居散落在青山脚下,四周环抱着大片的桃花林,呈现出“桃源深处有人家”的绝妙意境。“桃花节”虽然早已落幕,但远近游人的兴致却没有消减,泡温泉、农家乐、逛书院……各种休闲旅游形式层出不穷。

      “以前是卖桃子,后来‘卖’桃花,但我们真正要推介的则是‘生活’”。阳山镇党委书记吴立刚告诉记者,阳山从来没有想成为一个单纯的旅游区,而是一个“生活小镇”。以桃产业为本、引进项目打造服务业增长极——这个严守着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小镇,在建设用地捉襟见肘的环境倒逼下,实现一产“接二连三”,摸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。

      2015年,阳山镇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,实现服务业纳税营业收入37亿元,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上升到3.1万元。

      放眼全国,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通过要素集聚、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,延伸农业产业链,拓展农业多种功能,形成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、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、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。

      浙江省开展了第一批10个农业产业集聚区和24个特色农业强镇创建;山东省新泰市按照产城融合理念,与企业合作投资建设产城一体化示范区,吸引并聚集形成规模5万人的生态宜居城镇……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介绍,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在融合发展的路径中,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、美丽乡村建设、返乡创业正在实现深度对接,进一步释放了农村发展活力。

      自然生态:小桥流水中的致富故事

      地处山东省高青县常家镇的蓑衣樊村是个名副其实的袖珍村,一条主街从东到西仅有三百来米,全村人口仅有602人,年接待游客却有10多万人。在这里,田地成了景区,庄稼成了景物,农家变成了“农家乐”。

      煦暖阳光中,蓑衣樊村的大芦湖边,芦苇在风中起舞,红瓦黄墙的民房整洁明亮,小桥流水中精致的民房依山傍水……

      “人们很难想象,这里也曾经污水横流。后来在发展中我们的思路经历了转折,重建生态理念,构筑生态文明乡村。”蓑衣樊村支部书记刘树海说。

      蓑衣樊村三面环水,由于长期受黄河水侵蚀,土地是典型的盐碱涝洼地,贫困村的帽子长期难以摘掉。

      2011年,刘树海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。这年冬天,蓑衣樊村开展了土地全流转,集体组织大芦湖农庄将全村的670亩土地全流转。土地流转后,村民因地制宜地建鱼池、挖藕塘、种稻米。在生态旅游的催化下,这座位于黄河河畔、祖祖辈辈种田打鱼的鲁中小村庄,一改数百年来的生息模式,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。通过发展生态旅游、农家乐,鼓起了老百姓的腰包,今年全村预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。

      蓑衣樊的小桥流水映衬出,生态已经成为魅力新农村的“金招牌”。今年以来,各地深入挖掘农业的生态、文化、旅游等功能,推动农业与旅游业、文化创意、健康养老等相结合,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迅猛,村民致富路更加开阔。

      人文生态:历史文化里的美丽乡愁

      南京母亲河的源头溧水有着“生态之乡”的美誉,走近这块山青水美之地,浓浓的人文乡愁扑面而来。晶桥镇芮家村,村史馆中陈列着古旧的老纺车、旧犁耙,让人们看到了芮氏先祖带来中原的农耕文化、纺织技术,看到了先辈们在这块土地上拓荒垦田、繁衍生息的流光岁月。

      在村子的西塘片区,记者看到,原有民居改造的乡居酒店极富特色,土灶、木窗甚至残垣都予以保留,并精心设计,看起来极富文化气息。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吴筛青介绍,依照这个样板,他们正在打造南京周边首个特色民宿群落。

      像芮家村这样有着人文历史文化沉淀的乡村,在南京,在江苏,乃至全国还有很多。

      “快速现代化过程中,我们丢失了太多历史文化遗产,在今天的城镇化过程中,我们应尽量减少这方面的损失。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说,要引入地方文化传统样式,让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找到生存发展的土壤。

      今年以来,这样的探索已经成为中央和各地的共识——7月,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《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》,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传统文化、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;为强化传统村落动态管理;11月,住建部办公厅、农业部办公厅等7部门又联合印发了《中国传统村落警示和退出暂行规定(试行)》,对中国传统村落实行警示和退出管理……一系列部署背后,厚重的故乡历史,正在建构村庄活态文化的记忆根基,浓郁的乡土文化,正在凝结为浓郁的美丽乡愁。

    • 创业指南
    • 网上开店
    • 养殖视频
    • 理财
    • 政策
    • 技术
    • 致富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