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创业资讯 创业观察 奇思妙想 创业指南 商机荟萃 创业故事 专家点评 项目分析 创富之星 大学生创业 创业课堂 创业心得
  • 创业资讯
  • 创业观察
  • 奇思妙想
  • 创业指南
  • 商机荟萃
  • 创业故事
  • 专家点评
  • 项目分析
  • 创富之星
  • 大学生创业
  • 创业课堂
  • 创业心得
  • 你问我答
  • 创业论坛
  • 创业博客
  • 创业新闻
  • 政策法律
  • 创业项目
  • 风险投资
  • 胶州百个邻里艺术团串门巡回演出(图):巡回演出卖酒骗局

    时间:2020-03-13 06:46:21 来源:领袖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领袖创业网手机站

    相关热词搜索:胶州百个邻里艺术团串门巡回演出(图) 百分之九少年巡回演出 百湖艺术团

      “电视里的节目离俺太远,还是家门口的‘把式’新鲜、带劲儿。”胶州市李哥庄镇纪家庄村年逾七旬的王京连乐呵呵地说,“天气暖和的时候,只要邻里艺术团来村里,我必定去凑热闹,舞台周围,大伙儿有的自带马扎,有的就地而坐,赏得很是有味儿。”

      “邻里艺术团”串门式村村巡演,是胶州市探索的一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,通过培养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能力,实现了“节目群众编、节目群众演、节目群众看”的良性循环,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。

      身边小清新更接地气儿

      “群众看惯了上边来的高大上节目,突然有了身边的小清新,普遍感觉耳目一新。”李哥庄镇党委书记刘瑛表示,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传媒的普及,很多群众不再满足于看表演,更加希望能够登台表演、展示自我。

      李哥庄镇三屯小学教师韩凤霞,一听说娘家门上成立了邻里艺术团,立马就回来报了名。“平时也就这么点业余爱好,只要观众喜欢,舞台搬到哪儿,咱就跟到哪儿。”韩凤霞说。

      在多元文化格局中,群众的审美喜好与文化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,群众对文化下乡、电影下乡不再感冒、不再满足于之前的老节目、老面孔。

      如何解决群众的审美疲劳?今年以来,胶州市不断畅通群众诉求反馈机制,开展“走基层、访万家、听民声”文化惠民调研活动,主动对接群众文化需求,通过机关干部走访、文化惠民热线、微信平台宣传等途径,先后征集群众文化意见建议2200余条,吸引了一大批愿意表演、爱好表演、表演较为出色的群众参与到邻里艺术团中来。

      在表演方式和主持风格上,“邻里艺术团”也不拘泥于形式,只要节目健康向上、百姓喜欢,就大胆地创新展示。演出开始时,“老少爷们,待会儿要是觉得节目演得好,咱就猛烈鼓掌啊。”主持人的方言一出口,浓郁的乡土气息便扑面而来,瞬间博得台下笑声一片。

      为充分激发群众文化活力,胶州市以管区为单位打造“邻里艺术团”,为群众搭建更加便利的舞台。在推进过程中采用“试点先行,稳步推进,示范带动,全面推开”的方法,在不断探索改进的基础上,结合各镇办实际情况,在全市推开。

      截至目前,全市12个镇办107个管区共组建“邻里艺术团”100余个,各“邻里艺术团”采取串门巡回演出(各艺术团不同管区间巡回演出)的形式表演,预计到年底全市每个村庄至少将观看5场不同的演出。

      今年夏天,在九龙街道办事处南辛庄村巡演中,当地有名的文化带头人、90后女孩法文洁编排的水鼓表演,通过击打鼓面的水,实现彩灯下水花四溅的效果,为村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,让夏日的夜晚沉浸在激情和狂欢中。

      “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,但这个节目当初可是差一点就被拿掉。”提起编排过程,法文洁坦言,广场舞、秧歌、腰鼓等节目,大家练的时间长,也比较成熟,但队员觉得已经没有新鲜感,想换一个新颖的节目。经过商量,大家选定了水鼓表演,可是刚练了3天,镇上的验收组就来选节目,由于编排时间短,不出意外节目落选了。

      “村民积极性这么高,最终却没有选上,心里都很失落。”为了安抚队员的情绪,法文洁亲自跑到镇领导面前说情,想让验收组通融一下,但为了保证整场演出的质量,她的请求被婉拒了,但经过她的软磨硬泡,镇上同意过一段时间再验收一次。

      “同意进行第二次验收,这让队员们又充满了激情。”法文洁说,队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大家白天上班,晚上吃完饭准时聚在一起排练,每天晚上排练到近十点钟,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12天的紧张编排、打磨,最终她们的节目赢得了上台表演的机会。

      胶州的实践表明,从文化骨干的培养入手,创作更多贴近基层实际、讲述百姓故事的作品,为“邻里艺术团”聚集了更多的人气儿。

      2016年,胶州在市文化馆、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抽调文艺骨干,为每个管区设立1名艺术指导员,通过骨干的引领,推行“个性定制”演出,引导农民群众自编自演,持续推进秧歌小戏、锣鼓表演等文化活动深入到农村一线,把农民从文化“看客”变成“主角”。

      “在纪家庄村的演出,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占到80%以上。”刘瑛介绍说,对于这种演出形式,不仅群众满意度极高,演出团队的热情也非常高涨,甚至出现争出场机会的现象,有两支队伍因为节目编排原因没能获得表演机会,至今还在“闹意见”,表示下次演出一定要上台。

      制度保障增添底气儿

      “乡村巡演”是胶州创新实施的一种文化交流样式,它由政府主导、群众自发组织、社会各界参与。全市12个镇办107个管区共组建邻里艺术团100余个,各“邻里艺术团”采取串门的形式,在相邻镇办、管区、村庄之间巡回表演。其中,管区邻里艺术团每年要在管区内的村庄各演出1场,在就近管区开展串门演出不少于2场;镇级邻里艺术团选拔优秀节目,到相邻镇办开展串门演出2场以上。

      “现在政府鼓励老百姓演节目,大家都争着上台过把明星瘾。”九龙街道办事处大荒村文艺爱好者赵会英说,以前村民的业余生活比较单一,晚上除了看电视就是坐在门口聊家常,自从有了邻里艺术团的乡村巡演,情况完全不一样了。“如果说要加班多挣几个钱,大家可能会犹豫一下,但若是招呼来排练,姊妹们二话不说,立马到齐。”

      “巡演完全由群众自己打造,政府则专注做好服务、‘搭台’工作。”胶州市文广新局局长于敬军表示,为保障“邻里艺术团”活动的常态化开展,市级设立专项扶持奖励资金120万元,12个镇办平均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演出设备租赁、服装道具的购置和更新等。在财政经费投入的同时,各镇办还通过服务外包、冠名、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,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。

      作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载体,胶州市还将“乡村巡演”纳入2016年美丽胶州建设考核,年底结合全年活动开展情况,评选一批星级艺术团;日常活动的开展过程中,由市文广新局负责对巡演活动整体监督检查和监控,各镇办负责辖区内“邻里艺术团”的监管,做到每次演出有记录、有影像、有证明人,坚持每月、每季度、每年的演出考核制度,确保演出能够真正落实。

      “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。”胶州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闫晓峰认为,“乡村巡演”作为一项适合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,充分尊重和发挥了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,激发了基层文化创造活力,在全市掀起了公共文化活动热潮。

    • 创业指南
    • 网上开店
    • 养殖视频
    • 理财
    • 政策
    • 技术
    • 致富视频